Saturday, July 21, 2007

什麼要迴向、如何正確迴向?

什麼要迴向、如何正確迴向?
「迴向」是佛教修學過程當中,非常重要的一種修行功夫。
所謂「迴向」是將自己所修的功德,不願自己獨享,而將之「迴」轉歸「向」與法界眾生同享,以拓開自己的心胸,並且使功德有明確的方向而不致散失。
眾生修諸功德,而仍然沒有功德,就是病在不知迴向。
因眾生與生俱來的習氣,就是不論做了一切什麼善事,往往想將功德占為己有,而不願與別人分享,以為如果迴向出去,功德即非我所有,殊不知:「以一炬之火,數百人各以炬來取,此炬如故,福亦如之」,我們將火炬的光明給別人,不但火炬之亮度無減,反而更增加世間的光明,因此凡夫這種歸功於己的自私觀念,完全是與佛法不相應的!
依佛法而言,「迴向」可分為三種:
1.回「自」向「他」:即將「自」己所修的一切功德,回施其「他」法界一切眾生,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,並非只屬於自己所有,而實是一切眾生所共有的。如此,可拓開自己的心胸與氣度,同時學習菩薩念念「利益眾生」的偉大精神。
2.回「事」向「理」:即將所修千差萬別的「事」相功德,迴向於不生不滅真如法界的「理」體。由於真如法界的理體是普遍平等而無所不在的,所以吾人若將所修種種事相功德,一旦回向到法界理體中,並且真正做到「三輪體空」,即「內不見己,外不見人,中不見所施之物」,其功德自然普遍廣大,而如虛空界一樣的無窮無盡了。
3.回「因」向「果」:即將「因」地所修的一切功德,回向到最高無上的佛果。如「念佛是因,成佛是果」,是出世因果;「諸惡莫作是因,歲歲平安是果」及「眾善奉行是因,萬事如意是果」,是世間因果。因此,吾人唯有努力認真去修善因,才能得到殊勝無比的果報。

回向既然這麼重要,我們一般最常使用的回向偈:「願以此功德,莊嚴佛淨土,上報四重恩,下濟三途苦;若有見聞者,悉發菩提心,盡此一報身,同生極樂國」,以及回向西方淨土的偈:「願生西方淨土中,九品蓮花為父母,花開見佛悟無生,不退菩薩為伴侶」,我們要真正瞭解其迴向文的意義—即將自己所修的種種功德,全部貢獻出來,與法界眾生同享,不存一己之私,如此不但使諸功德得到保障,亦可使功德加以擴大,這就是佛法所說的:「功不唐捐」也。
是以修學佛法的同修,實應學普賢菩薩發廣大心:「願令眾生常得安樂,無諸病苦;欲行惡法皆悉不成,所修善業皆速成就;關閉一切諸惡趣門,開示人天涅槃正路」,以期利益一切眾生,使他們能究竟離苦得樂。
總之,我們將所修功德,不論迴向眾生或迴向理體,並不是將功德作廢,而是將功德遍施法界眾生,使眾生常得安樂,而我們自己也將因眾生的安樂而得到安樂。由上可知,迴向的功德,是功不唐捐的,我們實應將我們所修的布施、誦經、念佛、行善等的功德,統統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期與法界眾生共成佛道,同證菩提。
引用: 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zxYrd8SBSURXiEetuf8vUQ--/article?mid=140&prev=141&next=139

Wednesday, July 11, 2007

這一生的功課

心,自性佛也!
"萬法唯心造",
這一生的功課需要完成"心佛合一" ,"往生極樂"

---依智慧門,常樂我淨,不求自樂,遠離我心貪著.
依慈悲門,悲智雙運,廣結善緣,拔一切苦,安眾生心.
依方便門,行世間法,憐愍一切有情,廣渡有緣,共成佛道.